- A+
所属分类:医患纠纷新闻
羊城晚报讯 记者张小磊、实习生骆紫妍报道:在27日第五届全国医院院长年会关于医患关系的沙龙上,专家指出,医患的不信任在不断加深,在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状态下,医生为了保护自己,多实施防卫性的治疗,遇到不能控制的局面便把病人推向别的医生,受害的是病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原院长赵平在沙龙上提出一个令人无奈又心酸的反问:医患矛盾如此尖锐,对谁有利?赵平举例说,现在化疗要先进行肺穿刺,肝穿刺,这些高风险的事情,很多医生不愿意做,怕的不是赔钱,怕的是出问题后身败名裂。
赵平指出,医生的防卫意识,已成为社会的麻烦。要解决医患问题,要加强医患间的沟通。“以人为本”本来要求医生把病人放在首位,加强和病人的沟通,第一时间把风险告诉病人。
赵平曾在多个发达国家行医,他表示,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是没有医疗纠纷的,但没有国家像我们这样发生了这么多不应该发生的极端冲突。这种极端冲突是一种社会素质不良的体现。出现这个问题,医院有一定的责任,但是更主要的是社会管理的责任。病人有怨气,应该有一个发泄的途径。美国应对医疗纠纷的经验是,政府专门成立一个医疗纠纷的赔偿机构,医生通过律师跟病人打交道。
著名医学管理专家张中南表示,减少医疗纠纷的关键在于减少医疗误差,减少重大死亡,而这要求医生必须关注病人。以人为本的核心是关注病人,医院需要先进的设备措施、资金以及人员投入。
张小磊、骆紫妍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号
- 我的微信号扫一扫
-